新沂市王楼初级中学logo2024动画2.gif

综合实践
唯有读志 方知来路——地方志中的窑湾镇地名整理
作者:杨继斌来源:新沂市王楼初级中学发布时间:2025-02-26浏览:182
文章摘要:唯有读志 方知来路——地方志中的窑湾镇地名整理


唯有读志 方知来路——地方志中的窑湾镇地名整理

 

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、村庄的名字,可能都藏着一段鲜活的历史!就像一本本打开的故事书,乡土地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,更是一代代人留下的文化密码。它们有的记录着祖先迁徙的足迹,有的讲述着古战场的烽烟,有的描绘着运河畔的帆影……这些名字像时光的碎片,拼凑出家乡的过去与现在。作为中学生,了解地名的由来,就是在守护脚下这片土地的“记忆基因”,让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,继续在我们的口中、心中流传下去。为此我们整理了新沂市窑湾镇部分行政村地名的由来及背景,结合地方志、民间老人的口述及地理特征,成果如下:

 2新沂县地名录2.jpg

一、窑湾镇现有行政村

截至2025年,窑湾镇辖21村:五墩、刘宅、杨场、胜利、臧许、万庄、隅头、桑庄、陆口、土楼、王沃、庄场、王场、沂运、王楼、曹窑、许楼、官场、庄林、腰庄、三桥;1社区:窑湾居委会

 2新沂县志2.jpg

二、行政村名起源规律总结

姓氏+地理(如刘宅、王楼):反映移民家族开基建村的历史。

军事防御(如土楼、五墩):见证明清战乱时期的防御需求。

运河经济(如杨场、三桥):关联漕运、商贸的功能性命名。

自然特征(如桑庄、陆口):依赖地理环境或产业特色。

 2窑湾码头.jpeg

三、部分代表性村落名称由来

1. 窑湾古镇(古镇核心区)

由来:直接源自古镇名“窑湾”。因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,古代河岸多砖窑厂,故称“窑湾”。明代以前称“隅头镇”,后因窑业兴盛改名。

关联历史:明清时期为商贸中心,现存古街巷、会馆等遗迹。

2. 陆口村

由来:因地处沂河与运河交汇口(古称“陆家渡口”),为水陆交通要冲,得名“陆口”。

地理特征:历史上是货物转运码头,村内曾有渡口遗址。

3. 臧圩村

由来:以姓氏命名。清代抗英名将臧纡青家族曾居此地,村民多姓臧,圩(wéi)指围田或村落。

历史人物:臧纡青故居遗址位于附近,村名与其家族屯田有关。

4. 王楼村

由来:相传清代王姓富商在此建有一座砖楼(瞭望塔),用于防盗护村,故称“王楼”。

建筑遗迹:村中曾存古楼基址,20世纪中叶被毁。

5. 沂运村

由来:取自“沂河”与“运河”交汇的地理位置,1950年代合作化时期命名,体现水利重要性。

现代意义:村内仍保留灌溉水渠系统遗迹。

6. 桑庄

由来:明代此地广植桑树,村民以养蚕缫丝为业,形成“桑园庄”,后简化为“桑庄”。

经济特色:清代曾为丝绸原料供应地,现桑田多改为耕地。

7. 万庄村

由来:原名“万家墩”,因明代万姓军官屯田驻军得名,后衍化为“万庄”。

军事背景:村西曾有明代烽火台遗址,现已不存。

 

 

 

作者:杨继斌

指导老师:张鹏举

 


责任编辑:张鹏举

评论 更多>
暂无评论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2000    举报邮箱:jubao@xkw.cn 技术支持:学易云